當下,穿行于有著“中國泵閥之鄉”美譽的甌北,隨處可見泵閥企業的戶外廣告牌,不少廣告牌上的企業均以“集團公司”身份出現。
然而,在這些“集團公司”中,規模能與甌北的報喜鳥、奧康、紅蜻蜓等鞋服企業比肩的,沒有一家。甚至,報喜鳥、奧康、紅蜻蜓等鞋服企業一個月營收比這些泵閥集團公司的一年營收可能還要多。
同樣,龍灣區永興街道作為我市另一個閥門生產企業聚集地,閥門企業的規模也與甌北類似。興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泵閥產業,為何“冒”不出一批拔尖的集團公司?記者調查發現,泵閥企業“長”不大,既有企業自身的因素,也因缺乏相關部門的引導。
1、差距:泵閥企業知名度不及鞋服企業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溫州制造的首個閥門在龍灣生產下線。但是,泵閥行業真正在溫州興起,與服裝、鞋革等行業類似,都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時,龍灣、永嘉成為泵閥生產企業的集散地。永嘉甌北因泵閥、鞋服等產業集聚,經濟實力位居我市各個集鎮的前列,曾被譽為溫州的“浦東”。
來自相關部門的數據顯示,當前永嘉、龍灣兩地的泵閥企業共有100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就達400多家。然而,當下人們對報喜鳥、奧康、紅蜻蜓等鞋服企業的名字耳熟能詳,卻報不出幾家泵閥企業的名字。
泵閥領域的相關人士坦言,泵閥企業知名度不及鞋服企業,除了因為泵閥產品不像鞋服這類快消品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更重要的是泵閥企業規模均較小,即便是行業龍頭企業,與鞋服類企業相比也只能被稱為“小弟”。
市經信委企業發展處負責人吳登靠表示,目前永嘉、龍灣兩地的泵閥企業,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尚無一家,超5億元的泵閥企業僅五六家,大部分上規模的泵閥企業年產值在兩三億元。
甌北的一家大型泵閥企業負責人透露,目前甌北年產值超過5億元的也就伯特利閥門集團和超達閥門集團這兩家。
有知情人士稱,原本龍灣與甌北兩地的泵閥產業發展旗鼓相當,但是經歷上一波的民間借貸危機,不管在企業數量,還是整體規模上,龍灣都開始落后于永嘉;同時,兩地部分上規模的泵閥企業也成為風險企業,有的甚至破產倒閉。
2、思維:“抱團”效果不理想影響企業再融合
此前,在泵閥產業發展景氣期,永嘉、龍灣兩地的泵閥企業及配套企業都有1400多家。兩地政府引導泵閥產業做大做強,鼓勵企業抱團發展,不少企業也紛紛響應。最終形成了一些目前年產值達兩三億元的泵閥集團公司。
一位了解泵閥企業抱團發展進程的人士透露,部分中小型泵閥企業抱團后,新公司股東在經營理念上往往存在較大差異,導致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容易產生內訌,使發展停滯。
同時,此前不少泵閥企業抱團,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整合重組,只是表面上的合作,在上一波民間借貸危機中,只要其中一家企業出現風險,企業整體就會受牽連。這種情況,在龍灣的閥門企業中表現得較為突出。
龍灣區一政府部門的相關人士表示,當地泵閥企業再抱團發展的積極性已不高,更不要提深度融合的問題,主要是不少企業對上一波的抱團合作效果不理想仍耿耿于懷。
其實,更多泵閥企業的老板們仍持有“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思維,不愿與同行進行深度融合,更多只是松散型的抱團,表面上是一家集團公司,實際上生意仍各忙各的。
3、短板:產品類型眾多影響了企業做大
泵閥產品不同于一般產品,其產品種類、規格、型號區分較細。據了解,泵閥產品的種類及型號有兩三千種,若按產品規格來分,可達三四萬種。
浙江省泵閥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文榮表示,眾多閥門產品中,屬于通用閥門的產品主要是閘閥、截止閥、止回閥等,這些品種每個泵閥企業均能生產,但是每家閥門企業仍有自己特色的拳頭產品。
其實,細看甌北、龍灣等地閥門企業的戶外廣告,就能發現各個泵閥企業列出的產品大多只有幾大類。“像我們這樣規模的企業,能生產的閥門種類也僅五六個大類,數百個品種。”浙江省泵閥行業協會會長、伯特利閥門集團董事長黃勝豐說。
正因單個閥門企業產品種類有限,產值往往不會太高。浙江派沃自控儀表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漢克表示,其公司經營了20余年,一直以來主要生產自動化控制閥門,由于前幾年使用自動化控制閥門的行業并不多,其年產值一直在幾千萬元徘徊,這幾年各個行業都采用自動化設備,對自動化控制閥門的需求有所增加。“我看好自動化控制閥門的潛力。”
記者了解到,在整個泵閥行業,既有規模又有實力的企業主要分布在高端泵閥產品研發與生產領域,以國外企業居多。
黃勝豐坦言,深海閥門、核電用閥門等高端產品,價格是通用閥門的幾倍乃至幾十倍,一旦企業爭取到這塊市場,企業規模與產值自然會做大。
4、局限:上游企業產能與技術相對落后
企業生產泵閥產品,需先從產業鏈上游采購鑄造件、鍛造件和通用配件,生產加工、組裝成泵閥產品。因此,產業鏈上游配套產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下游泵閥企業的發展。
目前我市泵閥的產業鏈比較完善,上游配套企業有數百家之多,但規模并不大,產能與技術相對比較落后。據了解,隨著近兩年國家對企業治污加強要求,泵閥產業的上游產業鏈重要配套——鑄造件與鍛造件生產企業大量關閉,產能大幅下降,價格上漲較大。
同時,作為泵閥產品“雛形”的鑄造件與鍛造件,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到泵閥產品的質量。黃勝豐表示,要想做中高端泵閥產品,我市絕大部分配套企業提供的鑄造件與鍛造件不符合要求,因此其公司不少鑄造件與鍛造件采購自省內的衢州、麗水及安徽、江蘇、山東、河北等地。“我們公司的鑄造件與鍛造件采購自溫州之外的占到50%,企業成本增加不少,但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
顯然,從外省采購鑄造件與鍛造件等配套產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溫州泵閥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據溫州都市報 記者鄭俊杰)